iKair是一款由国内创业队伍制作的“软硬结合”的环境检测仪。在硬件部分,它由主机、PM2.5模块、甲醛检测模块、家装污染模块组成,通过各模块的传感器检测空气湿度、温度、噪声、光照、苯、甲醛、二氧化碳等,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像搭积木一样将各个模块安装在一起使用。
在软件部分,iKair将收集到的数据上传到云平台,进行数据分析,然后通过手机App将房间内的环境状况推送给用户,并提供环境改善建议。
据了解,除了监测和提醒的功能外,iKair正在尝试和一些硬件商合作实现物联网的效果。智能灯泡就是其中的一种,该款灯泡和iKair同样具有WiFi功能,当iKair监测到室内灯光太暗时会通过WiFi将打开命令传递给灯泡,灯泡会自动打开。再比如说,智能遥控器,当iKair将空气温度、湿度的数据传递给遥控器,遥控器可以根据命令打开空调。当然,前提是用户需要安装了这些智能设备。
iKair团队的办公环境
10月30日,iKair在国内众筹网站“点名时间”中上线,上线短短5天,已经得到350多人的支持,筹集到12多万资金。其实iKair并不差钱,在今年10月份,他们已经获得了戈壁资本的200万美元的投资。在创始人王永涛看来,登陆众筹网站,主要为了宣传和征集改进意见而非筹备资金。
早在2008年,王永涛便决定在家庭空气监测领域进行创业,让他有此想法的不是还未引起重视的雾霾,而是因空气污染引起的身体过敏。2005 年,王永涛从新西兰回国,由于北京空气污染再加上本身是过敏性体质,他回家不久便病倒了,他在家里按了三个空气净化器,但都不知道有没有用,当时他想“如果知道了,再去改善效果会不会好一些”。后来这个想法被渐渐搁置,直至08年他打算辞职创业,创业之前,他在清华同方做了多年核电站的环境数据采集和云计算工作。
虽然有想法,但当时芯片等成本较高,再加上技术上无法实现即使通知用户环境信息,无法量化到个人用户,王永涛便退而求其次先做起了企业的环境监测服务,一方面来积累资本,另一方来改善技术。到了2011年,智能手机、WiFi的大规模普及让他意识到智能仪器无需安装屏幕等高成本设备,只要采集分析数据,用手机推送结果便可,这样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实现了人机互动。
去年下半年,iKair的团队开始着手开发这款产品,经过四次修改在今年10月份做出了最终版,预计12月份开始量产。之所以选在这个时间是因为“到了冬天,北方开始供暖,室内空气会越来越不好,这是一个需求时间点”。
在采访中王永涛反复强调“小”字,他说iKair的作用就是量化周边小环境,“你首先得知道,知道了才能改善。”“就像有一个称不知道能不能去减肥,但如果要减肥都需要一个称。”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